随着冬季的到来,气温骤降,许多开车出行的车主再次面临一个每年都要考虑的老问题:在冬天开车前,是否需要先让车辆原地热车?为了解答广大车主的疑问,中石油近日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科普。
在化油器时代,原地热车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。20多年前的发动机主要依赖化油器进行供油,只有当发动机达到一定的工作温度后,化油器才能有效进行汽油的雾化和稀释。如果工作温度不足,供油系统便无法顺利运作,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。然而,随着技术的进步,电喷技术已经取代了化油器,成为汽车供油系统的主流技术。现代电喷发动机有着更广的工作温度范围和更高的性能表现,且对外界低温的敏感度大大降低,因此,一般汽车并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原地热车。
尽管如此,某些特定类型的车辆,如柴油车以及搭载CVT变速箱的汽车,仍然需要在低温下原地热车,以确保车辆运行的性能和安全。关于这些车型是否需要热车,车主应当参考车辆的说明书进行操作。
当然,即使对于搭载电喷供油系统的现代汽车,也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”热车”。对于车辆的润滑系统而言,冬季开车之前还是需要一个预热过程。由于低温环境下机油的粘度变高,润滑效果会变差,从而增加了机械部件之间相互摩擦的可能性,这种摩擦在冷车高转速行驶时对发动机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。因此,即使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,车主在启动后仍应控制转速在2000转左右,等待发动机逐渐升温,当水温达到正常工作范围后再进行正常行驶。
此外,原地热车虽然有一定的必要性,但也存在不利的一面。例如,长时间原地运行可能会增加发动机的积碳,导致燃烧不充分污染环境,以及增加车辆的油耗等问题。所以,除非必要,车主们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原地热车的时间。
综上所述,冬季开车前的原地热车并非所有车型都必须进行,而且也不宜过度。车主应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,结合说明书的建议来合理安排冷启动后的行车方式,确保发动机的性能与寿命,同时也兼顾环保和节能的责任。在冰冷的冬季,一个正确的热车方法,不仅是对爱车温暖的呵护,也是对环境的负责。